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,2021年1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.3%(以下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),比2019年同期增长11.9%,两年平均增长5.8%。从环比看,12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.42%。2021年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.6%,两年平均增长6.1%。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12月份工业产出同比增长4.3%,两年增长均值5.8%,均较前一个月改善,且连续三个月改善,显示工业动能增强,从两年均值增速看,工业部门产出整体恢复至疫前水平。近几个月工业产出改善,与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表现基本一致,主要受全球需求保持扩张,国内保供稳价及纾困支持政策措施效果显现,能源供给紧张与原材料投入成本压力有所缓解,以及汽车芯片短缺出现边际改善等因素带动。
分三大门类看,12月份,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3%;制造业增长3.8%;电力、热力、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.2%。
分经济类型看,12月份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.3%;股份制企业增长4.7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3.4%;私营企业增长4.7%。
1月17日,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,2021年工业行业的增长面达到了95.1%,产品的增长面达到了73.4%。在分配环节,企业的营业收入、工资和利润的增长是初次分配的主要来源。2021年1月份至11月份,41个工业大类行业营业收入同比都是增长的,增长面达100%;31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,增长面超过80%。
进一步看,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,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8.6个百分点、3.3个百分点。分产品看,新能源汽车、工业机器人、集成电路、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.6%、44.9%、33.3%、22.3%。
宁吉喆表示,2021年,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(R&D)经费支出比上年增长14.2%,增速比上年加快4个百分点,延续了"十三五"以来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态势。研发经费支出与GDP之比达到2.44%,比上年提高0.03个百分点。
"从趋势看,工业产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。"周茂华认为,主要是国内防疫形势向好,工业制造业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,工业企业部门利润保持增长;从主要经济体制造业PMI指数看,全球需求有望保持温和扩张格局;国内能源及商品保供稳价政策措施叠加美联储政策收紧,预计原材料成本压力将逐步缓解;随着全球疫苗接种推广,供应链逐步修复,将利好我国工业部门。
"不过,今年上半年或更长一段时间,考虑到全球疫情发展形势仍不够稳定,全球供应链与产业链修复有个过程,全球流动性及刺激政策仍保持宽松格局,供应瓶颈、原材料投入成本仍在不同程度影响工业上下游生产。"周茂华说。
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力度较2021年减弱,出口对工业增加值的支撑力度大概率边际下降。疫情"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"的压力持续存在。但预计"双碳"对工业增加值的压制力度将减轻,"拉闸限电"现象在今年不会出现。2022年PPI同比大概率逐季下行,中下游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振,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将得到边际改善,因此预计剔除基数效应后,2022年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2021年